文章动态

文章动态

操作制罐设备的注意事项

2025-08-23

操作制罐设备(如冲床、卷边机、焊接机、涂装线等)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与操作流程,既要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,也要避免设备损坏和产品质量问题。以下从安全防护、设备检查、操作规范、异常处理、职业健康、设备维护六大核心维度,详细说明操作注意事项:


一、安全防护:杜绝人身伤害风险

安全防护是操作制罐设备的首要前提,需做到 “岗前检查、岗中遵守、全程不违规”:

  • 穿戴合规防护装备

    • 必须按要求佩戴全套防护用品,禁止穿戴可能引发危险的衣物:

    • 强制佩戴:安全帽(防止高空坠物或设备部件脱落)、防砸安全鞋(避免金属废料 / 零件砸伤脚部)、防护手套(防滑 + 防金属毛刺划伤,焊接 / 涂装岗位需戴耐高温 / 防化学手套)、护目镜(冲床 / 切割岗位防金属碎屑飞溅)。

    • 禁止穿戴:宽松衣物(如肥大袖口、围裙)、佩戴项链 / 手链 / 戒指(易被设备传动部件缠绕),留长发者需将头发盘入安全帽(避免卷入齿轮 / 皮带)。

  • 确认安全装置有效

    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,确保无损坏、无失效:

    • 冲床 / 压力设备:检查双手启动按钮(需双手同时按下才启动,防止单手误操作)、光电保护装置(遮挡时设备立即停机)、急停按钮(红色,位置醒目且按压灵敏)。

    • 卷边 / 焊接设备:检查防护栏(防止肢体伸入旋转部件)、火花防护罩(焊接时防火花飞溅烫伤)。

    • 严禁私自拆除、屏蔽安全装置(如用胶带粘住光电传感器),发现装置故障立即停机报修。

  • 遵守 “禁区” 规则

    • 设备运行时,禁止将手、手臂或工具伸入模具腔、传动间隙、卷边轮、输送带夹口等危险区域(即使设备低速运行,也可能瞬间触发动作)。

    • 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设备操作区,如需多人配合(如上下料),需明确分工并使用 “手势 / 口令” 确认,避免误操作。


二、设备检查:确保开机前状态正常

制罐设备多为高精度、高负荷运行,开机前的全面检查可避免 “带故障运行” 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事故:

  • 基础状态检查

    • 外观:检查设备外壳、防护罩是否完好,无变形、裂缝;设备地脚螺栓是否紧固(防止运行时震动移位)。

    • 电源 / 气源 / 液压:确认电源电压稳定(符合设备额定电压,如 380V 工业电),电线无破损、接地可靠;气源压力正常(如 0.6-0.8MPa),气管无泄漏;液压系统油位在 “上下限之间”,无漏油、油温过高(一般≤60℃)。

  • 核心部件检查

    根据设备类型重点检查关键部件:

    • 冲床 / 拉伸机:需检查模具是否安装牢固、间隙均匀(无错位);滑块运行是否顺畅,无卡顿、异响;离合器是否灵敏,避免出现 “滑扣” 或 “卡滞” 情况。

    • 卷边机:重点查看卷边轮磨损程度(无严重划痕 / 变形),若磨损过度易导致罐身卷边不平整;同时确认压轮压力是否适中(过松会导致卷边不严,过紧则可能崩轮或压伤罐身)。

    • 焊接机(如缝焊):检查电极头是否清洁(无氧化物堆积,氧化物会影响焊接导电性,导致焊点虚接);核对焊接电流、速度参数是否匹配罐身材质(如马口铁需较低电流,铝材需较高电流,参数不符易出现焊穿或漏焊)。

    • 涂装 / 烘干线:先试喷确认喷头是否堵塞(堵塞会导致涂层厚薄不均),查看喷头雾化效果是否均匀;检查烘干炉温度传感器是否准确(温度过高易导致涂层焦化,过低则涂层附着力不足)。

  • 物料与工装检查

    • 确认待加工物料(如马口铁卷材、铝片)规格符合设备要求(厚度、宽度无偏差,若物料过厚可能卡滞设备,过薄则易被压变形),同时检查物料表面无油污、划痕(油污会影响涂层或焊接效果,划痕会降低罐身强度)。

    • 检查工装夹具(如定位块、吸盘)是否完好,确认定位精度是否达标(若定位偏移,会导致罐身尺寸偏差,甚至引发设备卡料)。


三、操作规范:按流程执行,避免误操作

  • 开机与试运行

    • 开机前需按 “先总电、后设备电” 的顺序合闸,等待设备自检完成(若自检报错,需先排查故障,不可强制开机)。

    • 首次开机或更换物料 / 模具后,需进行 “空机试运行”(无物料状态下运行 1-2 个周期),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、动作是否同步(如冲床滑块与送料机构是否配合顺畅),确认无异常再开始投料生产。

  • 生产过程操作

    • 投料时需保持 “匀速、有序”,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物料(防止物料堆积卡滞设备);如需手动辅助送料,需使用专用工具(如推料杆),禁止直接用手接触物料与设备传动部件的接触区域。

    • 实时监控产品质量:冲床岗位需检查罐身拉伸是否有裂痕,卷边岗位需抽查卷边密封性(可通过 “注水测试” 检查是否漏液),焊接岗位需观察焊点是否连续、无漏点,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机调整,不可 “带问题生产”。

    •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 “违章操作”:如用手清理设备内部废料(需停机并切断电源后清理)、随意调整设备参数(如焊接电流、冲床压力,参数调整需经班组长确认,并有记录)、倚靠设备外壳(避免因震动导致身体失衡,卷入设备)。

  • 关机流程

    • 需先停止投料,待设备内剩余物料完全加工完成后,再按 “先设备电、后总电” 的顺序断电;若为液压或气动设备,需先释放系统压力(如关闭气源阀、液压阀,避免压力残留导致设备意外动作)。

    • 关机后需清理设备周边物料(将成品、废料分类堆放,废料需放入专用金属废料箱,避免散落地面导致滑倒),擦拭设备表面油污(用专用清洁剂,不可用水直接冲洗带电部件)。


四、异常处理:及时停机,科学排查

  • 立即停机的情况

    出现以下情况时,需第一时间按下 “急停按钮”,切断电源:

    • 设备出现剧烈震动、异响(如齿轮碰撞声、金属摩擦声,可能是部件松动或损坏);

    • 物料卡滞(如罐身卡在模具内或输送带中,强行运行会导致设备过载损坏);

    • 出现冒烟、异味(如电线烧焦味、液压油过热味,可能是电气故障或液压系统异常);

    • 发生人身安全隐患(如防护装置失效、物料飞溅)。

  • 故障排查与报修

    • 停机后不可擅自拆解设备(尤其是电气柜、液压系统等专业部件),需先记录故障现象(如 “卷边机运行时异响,伴随卷边轮发热”),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。

    • 维修过程中需在设备旁悬挂 “正在维修,禁止开机” 警示牌,避免他人误合闸;维修完成后,需与维修人员共同进行空机试运行,确认故障排除后再恢复生产。


五、职业健康:关注长期防护

  • 粉尘与废气防护

    • 冲压、切割岗位会产生金属粉尘,需确保车间通风系统正常(如开启排气扇或除尘设备),必要时佩戴防尘口罩(N95 及以上级别),避免长期吸入粉尘导致呼吸道疾病。

    • 涂装、焊接岗位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(VOCs)或焊接烟尘,需在工位旁设置局部排风装置(如焊接烟尘净化器、涂装废气收集罩),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(针对有机蒸汽的滤毒盒)。

  • 噪音与振动防护

    • 冲床、卷边机运行时噪音较大(通常超过 85dB),需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,避免长期暴露导致听力损伤;同时定期检查设备减震装置(如地脚减震垫),减少设备振动对人体的影响。

  • 作息与防护习惯

    • 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(建议每 1-2 小时休息 10 分钟,活动肢体),防止因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,引发误操作。

    • 操作后及时清洗手部(尤其是接触过涂料、液压油后,需用工业洗手液清洁,避免化学物质残留),若皮肤接触到刺激性液体,需立即用清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,并就医检查。


六、设备维护:延长寿命,减少故障

  • 日常维护

    • 每日生产结束后,需清理设备内部废料(如冲床模具内的金属碎屑,避免碎屑卡滞模具),擦拭导轨、传动部件表面,并按要求添加润滑油(如导轨用机油,齿轮用齿轮油,不可混用油品)。

    • 检查易损件(如冲床模具刃口、卷边机密封圈、焊接机电极头)的磨损情况,若磨损超标,需及时更换(如模具刃口变钝会导致罐身毛边,需更换刃口或重新研磨)。

  • 定期维护

    • 每周检查设备电气接线端子是否松动(松动会导致接触不良,引发设备跳电),紧固松动的端子;检查气源过滤器、液压油过滤器,若杂质过多需更换滤芯(杂质会堵塞管路,影响系统压力)。

    • 每月对设备关键部件进行 “深度检查”:如冲床离合器刹车片磨损情况、卷边机轴承润滑状态、烘干炉加热管是否老化(加热管老化会导致温度不均),并做好维护记录(注明维护日期、部件状态、更换情况)。

  • 长期维护

    • 每季度或半年(根据设备使用频率)进行一次 “全面保养”:如更换液压油、清洗液压油箱,检查设备主轴、丝杠的精度(若精度下降,需进行校准或维修);对电气柜内的接触器、继电器进行除尘,避免因灰尘堆积导致电气故障。


相关信息

首页首页

首页

简介简介

简介

产品产品

产品

科研科研

科研

联系联系

联系

版权所有:汕头市新青罐机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汕头盛大
 粤公网安备:44051102000566号 粤ICP备19094376号-1